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 法院新闻

此心安处是吾乡

来源: 利川市法院 时间: 2025-04-22 09:00 点击量: 64

北纬30度的云雾深处,谋道镇如同一枚被时光浸润的翡翠。盛夏时节,23℃的清凉气息裹挟着水杉的清冽,从齐岳山的褶皱间流淌而下,浸润着苏马荡的每一寸土地。

这里,磨刀溪的潺潺流水与千年古杉的苍劲枝干交织成画,在这片“中国最大候鸟部落”的栖息地旁,谋道法庭如同一位静默的守望者,将法治的根系深扎于山水之间,书写着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凉城诗篇。

一、水杉作证·清江润法

“周庭长,这么早就上街呀?”

“天气热了,趁着赶集,上街给大家普普法,咱们要以最饱满的热情迎接候鸟的到来呀!”

“这是一份《民宿业法律风险防范指引》,里面涵盖了合同纠纷、安全责任、消费者权益等常见问题……”酷暑将至,谋道法庭化身“法治守护者”,以“普法先行”的姿态,走进辖区民宿、商铺,为即将到来的避暑高峰注入一抹清凉的法治亮色。

“宜居的环境、宜人的温度是我们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源,生于此长于斯是我们的幸运,营造良好的避暑环境更需要大家的付出和努力。”面对驻足观望的来往群众,谋道法庭庭长周涛热情地讲解。

谋道法庭的法治文化根基,生长于这片土地的呼吸之中,水杉讲座、校园讲堂、集市普法已成为其普法宣传的常态。同时谋道法庭还围绕生态旅游和法治文化建设进行整体规划,打造以法庭为中心,辐射周边公园、植物园、观光园的“一庭三园”生态旅游法治文化阵地。

法治公园内,普法长廊镌刻着《环境保护法》的箴言。法治植物园中,公平与正义的教诲灌溉着每株珍稀植物。法意在山水间缓缓流淌,当游客驻足于千年水杉王前,不仅能读懂自然的馈赠,更能感知法治的温度。

二、高山作庭·溪流为卷

 “太好了!已有4户业主接房,剩余大部分业主也承诺避暑季节来处理。”一大早,周涛兴冲冲地向镇综治中心打去电话。让他如此兴奋的,是一起长达10年的群体性矛盾终于得以实质性化解。

2018年,A公司对外出售其在谋道镇开发建设的康养避暑地产。后因历史遗留问题,导致已出售的商品房无法办理产权登记,部分业主知晓后拒绝接房、交纳尾款,产生群体性纠纷。市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后,由镇综治中心牵头化解,通过“业主无过错原则”完成案涉楼盘的首次登记。面临登记产生的几百万高额费用,经营已举步维艰的A公司却无法承担,导致后续流程进展困难,群体性纠纷再度升级。

为从根源解决不动产登记问题,综治中心将上述矛盾反馈到法庭。谋道法庭经分析研判,决定由A公司提起诉讼的方式,迅速启动矛盾调处,联合镇综治中心、派出所、司法所等部门开展调解,与A公司负责人、业主代表多次沟通交流后,最终决定说服未接房业主尽快接房、交纳尾款,以助不动产登记问题快速推进。

“通过多元解纷书写凉城法治新诗篇,除了构建多元共治、多方联动的基层治理体系外,我们还结合乡风民俗、地域实际进行了许多特色探索。”周涛介绍道。

 “石碑历经百年风雨仍字迹清晰,正如家风需要代代守护。”3月17日,谋道法庭将巡回审判法庭“搬”进鱼木寨一座刻有百年家训的民宅中,以古宅为法庭、以家训为切口,在斑驳的石碑旁成功调解一起彩礼纠纷案件,并邀请寨中长者、村民代表共话彩礼新规,通过挖掘传统文化中的治理智慧,让法治精神与乡风文明共生共荣。

基层矛盾纠纷复杂多变,谋道法庭坚持主动融入党委政府领导下的基层治理大格局,将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作为司法办案的落脚点,依托土苗文化、传统古寨、数字平台,力促通过调解、和解等方式化解纠纷,将司法为民的真谛扎根于泥土,化作照亮高山村寨的明灯。2024年以来,谋道法庭受理案件631件,结案577件,以调解撤诉结案410件,远程调解100余次。

三、枫桥花绽·候鸟栖欢

谋道镇地处湖北省西南边陲,区位交通便利,旅游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23℃,苏马荡74个小区点缀在山间,四周丛林环绕,每年夏季,前来避暑的人群近40万,成为中国最大的“候鸟”避暑康养新城。

2023年6月20日,为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利川法院立足地域实际,以共同缔造理念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在谋道法庭挂牌成立“候鸟”枫桥驿站,诚聘利川市“候鸟人才”库中法律工作经验丰富的“候鸟”为特邀调解员,参与法庭纠纷化解、巡回审理、法治宣讲等司法活动,共同护航避暑经济发展大局。

水杉挺立,树枝摇曳的光影下,六名特邀调解员走进“候鸟”枫桥驿站,共同化解一起商品房销售合同纠纷案件。

B公司是最早一批在谋道镇开发避暑地产的企业,2013年,其建设的某小区“未建先售”,吸引大量“候鸟”进行购买,涉及金额过亿。后因辖区对避暑康养地产违规建设项目进行整治,该公司存在违规开发情形,导致项目暂停,无法如期向业主交房,大量业主向法庭提起诉讼。

谋道法庭经分析研判,认为该案人数众多,矛盾突出且复杂,迅速启动多方联动机制,组成旅游纠纷联调团队,依托“候鸟”枫桥驿站,邀请近十名特邀调解员参与调解。

法官与特邀调解员组织多次调解后,开发商与业主达成调解协议,当场进行司法确认。目前B公司已退还500多名业主近千万房款,同时整改完毕后建成5栋楼房,对要求交房的业主进行交付。

自“候鸟”枫桥驿站成立以来,法庭已联合“候鸟”人才调解200余案,携手开展法治宣传进企业、进楼盘、进景区活动20余次,而这只是谋道法庭枫桥式工作法的缩影之一。

2024年,为持续做深做实多元解纷工作,护避暑经济“枫”光无限,谋道法庭梳理辖区涉诉案件审理情况,制发辖区《涉诉案件态势分析及诉源治理白皮书》,积极争取镇党委出台《支持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的十项举措》,辖区成讼案件同比下降25.66%。与此同时,在谋道镇听涧雅集、荡上苏马等地先后挂牌成立10余个法治活动基地、法官工作室、产业发展联系点,强化与各类“候鸟”人才工作站交流合作,充分发挥人民法庭在守护万家灯火中的重要作用,让“枫桥经验”在谋道落地生根。

在这片山水与法意交融的土地上,谋道法庭以法治为笔,以山水为墨,写下了一首“枫桥长诗”。当暮色浸染水杉林,磨刀溪畔的法治公园亮起星星点点的灯光。孩童们驻足学习镌刻的法律条文,老人摇着蒲扇讲述“寨老断案”的传说,而法庭的灯光始终明亮如炬——那是守护者的目光,是公平正义的温度,亦是万千“候鸟”心中“此心安处”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