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 法院新闻

巧解心结续亲情,守护“候鸟”归巢

来源: 利川市法院 时间: 2025-04-07 08:30 点击量: 173

“法官,我要求父亲返还房屋。”

“房屋现状如何?”

“父母离婚,擅自将属于我的房屋分割了。”

听到这里,承办法官有些错愕,女儿起诉父亲返还房屋,究竟是何缘由?如何在化解纠纷的同时修复这段“裂开”的亲情?

避暑房成“导火索”亲情裂痕亟待弥合

小张一家是武汉人,因喜欢谋道的气候,小张于2016年夏天在此购置避暑房一套,后交由父亲老张管理。老张不仅承担起房屋日常维护,还支付了电梯安装、管道改装及多年物业费用共计2万余元。2022年,老张夫妇离婚后通过协议约定该房屋归老张所有,但此后父女关系因家庭矛盾急剧恶化,甚至多次发生激烈冲突。今年2月,小张一纸诉状将父亲告上法庭,要求其返还房屋,而老张则坚持要求小张补偿相关费用,双方僵持不下。

法官“把脉”家庭症结多次调解融冰破局

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敏锐意识到:这不仅是法律纠纷,更是亲情纽带的修复之战。通过走访社区、约谈当事人,法官发现父女矛盾的根源在于缺乏沟通、误解积怨。“房屋是物质载体,亲情才是核心纽带。解决问题不能‘一判了之’,必须解开当事人的心结。”承办法官如是说。

在多次“背对背”调解中,法官化身“传声筒”与“解铃人”:一方面向小张释明《民法典》关于不当得利的相关规定,引导其理解父亲多年的付出;另一方面劝导老张换位思考,体谅子女对房屋的情感寄托。

当庭交付钥匙父女握手言和

经过两小时情、理、法交融的调解,小张当庭向父亲支付2万元费用,老张颤抖着双手将钥匙交还女儿。这一刻,持续两年的对峙化作一声哽咽的“爸,天热了记得来住”,老张红着眼眶连连点头。曾剑拔弩张的父女卸下心防,旁听席上见证全程的人民调解员感慨:“法官不仅解决了案子,更缝合了一个家庭的伤口。”

该案的成功调解是谋道法庭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缩影。近年来,针对辖区“候鸟式”置业引发的家庭纠纷增多现象,该庭创新推出“家事纠纷巧解工作室”,通过“心理疏导+法律研判+民俗协调”三重机制,让家事案件以调解方式温情化解。正如法官所言:“法律不是割裂亲情的利刃,而是指引‘候鸟’归巢的灯塔。守护万家灯火中的亲情温度,正是司法为民最温暖的注脚。”

一套避暑房,承载着两代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场调解,重燃了血浓于水的亲情之光。在法槌起落间,谋道法庭用司法智慧证明:再尖锐的矛盾也敌不过人性的温度,再冰冷的房屋终将因亲情的回归而成为真正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