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 领导关注

利川法院未成年人综合审判试点工作成效初显

来源: 利川市法院网 时间: 2012-07-10 08:43 点击量: 394

   利川市法院网讯 (通讯员 刘卫华)去年10月,全省法院未成年人综合审判工作推进会在孝感召开后,州中院提出“打造有恩施特色的未成年人审判工作新亮点”的目标,要求全州法院认真贯彻落实全省会议精神及州中院《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案件审判工作的意见》,大力推进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工作,并将恩施、利川明确为全州未成年人综合审判工作试点法院。
    
   利川法院接受试点任务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从人、财、物调配和机制、经费保障等各方面予以倾斜,积极探索符合未成年人特点和有利川特色的审判模式和工作方式,未成年审判工作成效初显。该院的主要做法是:

   强化人员配备,狠抓机构建设。利川法院党组结合未成年人审判的特点,安排3名年轻而富有活力的法官及工作人员筹建少年审判庭,配齐配强了审判力量。同时,多方做工作,积极争取将少年审判庭机构正式列编,实现“名正言顺”。在利川市党政主要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日前,利川法院少年审判庭已经市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复同意正式成立,成为恩施州首个正式列编的少年审判庭。

   探索工作方式,转变审判模式。少年审判庭组建后,结合未成年人案件的审理方式更加人性化和温和化的特点,着重从社会调查、圆桌审判、庭审维权、判后辅导、跟踪帮教等方面下功夫。一是在审理涉及未成年被告人的刑事案件中,贯彻落实“教育、感化、挽救”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方针,改变过去法官“高堂审案”的方式,对未成年人案件实行“圆桌审判”,法官与当事人面对面交谈,为未成年当事人打造一个宽松、温馨的审判环境。二是在审理涉及未成年人为原告的民事、行政案件中,积极开通绿色通道,注重未成年人利益最大优先的原则,开展巡回审判,做到快审快结。三是重视审判延伸工作,设立青少年维权岗,庭审和宣判时邀请妇联、关工委、未成年人所在学校或社区人员到庭旁听,共同帮助未成年犯认识其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引导其正确对待刑事处罚,自觉接受改造,重拾生活信心。四是积极实施回访帮教。对该院判决的3名未成年缓刑犯、1名实刑犯和外地法院委托的5名假释犯认真进行考察回访,建立了细致的考察回访档案及未成年犯跟踪帮教档案。

   开展特色宣传,推进司法公开。一是对重点对象开展有针对性的法制教育。今年以来,少年审判庭先后到利川市民族中学、毛坝中学开展“送法进校园”法制教育活动,以法制图片展、法制讲座、征文、集体签名等形式对两校3000余名师生进行普法宣传,并对59篇中学生优秀征文进行评奖,装订成册后广泛发放扩大宣传面。二是在办案过程中,注意结合典型案件积极进行舆论引导。少年审判庭初建,案件数量不算多,上半年收案13件,其中刑事4件,民事9件,但法官们注重对每一起案件从受案之初就开始深耕细作,尽力体现办案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与利川市电视台《法苑》栏目组跟踪拍摄的王某等4人抢劫一案,制作成电视节目《500元“抢”走了自由》,先后在利川电视台和恩施电视台播出,社会反响良好。三是积极探索运用新媒体推进司法公开。少年审判庭在新浪网开通了实名认证的“利川少年审判”官方微博、博客和播客,坚持不间断更新维护,经常性通报工作动态,上传法制宣传视频、图片、文章、课件和考题,发布相关法治新闻、观点、救助帖、公益帖、防骗教育帖,加大社会参与度,增强司法透明度,同时强化与各地法院少年审判机构之间的横向联系,积极求取真经提升自我,社会影响日益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