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 法院新闻

这里的四时光景,讲与你听

来源: 利川市法院 时间: 2024-11-05 16:22 点击量: 522

说到建南,你会想到什么?

是离家时妈妈亲手晾制的深山奇食“建南咸菜”?是云蒸霞绕孕育出的明清贡品“鸡爪黄连”?还是那沿百顺山麓而筑的“禹王老街”?

低矮的古旧房屋,一片连着一片;吊脚楼的瓦檐,一方挨着一方……穿过老街,建南人民法庭赫然出现在眼前。

小院几许,收尽“枫”光。这“一隅天地”在一审一助一书的“经营”下,四季飘着蔬果的香气,于建南河畔绽放出枫桥之花。建南法庭的四时光景,且让我讲与你听。

阳春|曙光在田埂跳跃

三月的法庭,四季桂刚刚开放。

“阳法官,一进法庭就好香啊,人的心情都变好了。种子已全部撒下,今天我特意过来感谢你的!”为了这句道谢,年逾古稀的老邓特意从二十公里外的村子赶来法庭。

一个月前坐在立案窗口前的他却是满脸愁容。

老邓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竟会因为二十年前的一场土地交换与好友老王法庭相见。

2002年,为便利双方耕种,老邓与老王在村书记、村组长的见证下,将房屋附近的土地进行交换。2019年,因出行不便,老邓在门前修了一条连接村道的小路,并占用了部分当年置换的土地。

小路建成,本是一件喜事,老邓却很难高兴起来。近年来,他与老王常因琐事争吵,听闻修路一事,老王更是不依不饶,拒不承认土地交换一事,并执意让老邓将其土地复原。复原未果,老王一不做二不休,拉来一车混凝土倒在新修小路上,给老邓一家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原来关系多好,老了竟闹成这般模样。”递交起诉状时,老邓连声叹气,“混凝土挡了路不说,马上要春种了,当年和他交换的那些土地,我现在种也不是,不种也不是。”

春种不是小事,古稀老人的情谊也不应忽视。受理案件后,阳磊意识到,该案虽是土地纠纷,归根到底还是两人多年来积累的误会与矛盾作祟。

“如果能解开心结,或许一切都能迎刃而解。”于是,阳磊多次前往村委求证,了解两位老人的往事,往返四十公里的路程跑了一趟又一趟,在老人之间几经斡旋,苦口婆心,最终促成双方握手言和。

二十公里的路程并不远,连接的却是人民群众信任的心。土地纠纷是农村地区最常见的案件类型,每一起都关乎民心,建南法庭根植乡村沃土,持续推进枫桥式人民法庭建设,充分发挥人民法庭“前哨阵地”作用,将司法为民理念贯穿执法办案全过程,用温情调解释放司法温度,带给人民群众满满的获得感、稳稳的幸福感、妥妥的安全感。2024年前三季度,建南法庭通过调解结案152件,调解率达49.7%,司法为民正筑梦于原野,法治的曙光正在田埂上跳跃。

 

长夏|守望信仰的高山

普法绵绵用力,育心久久为功。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是一项任重道远的系统工程,留守儿童作为其中的特殊群体,需要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大山里的建南镇,偏远乡村小学留守儿童众多,法治教育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亟需弥补的空缺。

“法律对孩子们来说,遥远吗?”“法官是干什么的,大家知道吗?”盛暑来临,阳磊带着助理走进建南镇黄金小学,送去一场“干货满满”的法治公开课。

“模拟法庭、小小法官、以案释法是我们普法活动中的常设环节,孩子们的接受能力有限,亲身体验更能引起他们的兴趣。”普法前,阳磊多次与黄金小学校长沟通,基于全校学生年龄构成、家庭教育、校园安全问题等因素,不断调整普法内容,以小问题为切入点带领孩子们在思考中增长法律知识。

课堂上,阳磊以鲜活的案例为载体,潜移默化中播下法治的种子,引导孩子们遇事慎思、明辨,法校携手,构建友善的校园环境、良性的未成年人交往圈。

如何守望法治信仰的高山?建南法庭充分发挥司法职能,除了关注农村孩子的普法需求,加大对偏远村级学校的普法宣传教育力度外,还结合镇情实际,多举措开展形式丰富的普法活动,送法进乡村、上街头、入企业,坚持“零距离”讲法、“面对面”送法、“接地气”普法,不断推动法律服务向基层延伸,切实助力法治乡村建设,在炎炎夏日送去一股清泉,拂去群众心头的焦躁与不安。

 

三秋| 秋“枫”叶落黄连路

山水有其韵,仙草有其致。处于“华中药库”“武陵药谷”核心区域的利川,是全国优质中药材供应基地。在利川丰厚的中药材资源中,以建南黄连为甚,建南镇也因此被评为“中国黄连第一镇”。

“小吴,后续的买卖中没有再遇到什么难题了吧?”

“阳哥,多亏了你,不然我今年就要错过黄连销售的好时机啦!”

正值秋收时节,阳磊对辖区黄连加工大户A中药材有限公司进行回访。

今年七月,A公司负责人吴某来到法庭求助,称其委托罗某收购的黄连在路上失踪了,现在罗某完全不认账,损失惨重。

黄连怎会凭空失踪?原来,吴某与罗某已不是第一次合作,早在去年十月,吴某就已通过委托的形式,让罗某帮其寻找优质黄连,与卖家协商好价格之后通过物流公司运输到指定加工厂,并按照每斤2元的价格支付中介报酬。今年三月,出于对彼此的信任,吴某委托罗某在四川某地帮其收购黄连1147斤,并将货款直接支付给卖家后,向罗某额外支付中介费及货拉拉费用,委托其寻找货拉拉车辆运至指定地方。

几日后,罗某并未联系货拉拉,而是自驾车辆进行运输,不料竟在路途中遗失黄连613斤,价值19万余元。

“我帮你寻找货源,为你工作,我们之间应该是劳务合同关系,我顶多把中介费退给你!”

“你受我委托,寻找货源、协商货价、发送物流都是你一手操办,我们之间应该是委托合同关系,你应该对遗失的黄连负责!”

针对赔付一事,双方争执不下,互相拉扯几个月后,吴某决定诉至法院。眼见黄连丰收季来临,为了不耽误两人的生意,阳磊与助理果断启程四川,通过实地走访、查阅派出所笔录,迅速理清事实,终于在黄连大量丰收前依法作出判决。

该案判决后,阳磊意识到这并非个例,企业生产经营中会面临不同法律风险,手续完善、合同签订、责任划分……这些简单的问题,会因细节上的差异产生不一样的效果。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石,司法服务理应为企护航。带着在司法实践中遇到的真实案例,阳磊走进种植园地、走进加工厂房,耐心倾听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法律服务需求,认真分析企业经营中用工、合同签订等存在的风险,为企业、种植户提供高效便捷的“点单式”司法服务,让法治“枫”景随秋风洒满黄连丰收之路。

 

寒冬|听,雪落下的声音

“年末是团聚的日子,却也是劳务工资纠纷频发的时节。”眼看冬季来临,那起群体讨薪案涌上了阳磊的回忆。

那时新年刚过,地上的积雪还未融化,天刚蒙蒙亮时,法庭外传来一阵吵闹声。

“想必是一起棘手的案子。”纵使已做足了心理准备,当阳磊打开法庭的大门时,眼前乌泱泱的人群还是不免让他惊讶。

“我们都是附近的村民,年前李老板在我们村承包土地,让我们都去帮他种植烟叶。”“说好的腊月二十八之前将工资发完,让大家过个好年,结果年都过完了,人联系不上了!”大厅内,25位农民工争先恐后地诉说,纷纷出示欠条。

农民工讨薪问题总是牵动人心,哪怕是审理过多起劳务合同纠纷案的阳磊,此时也不由得紧锁眉头。

“该案事实虽清楚,但我们不能简单地一判了之。这些都是附近的农民,能在家赚点工资是很不容易的,况且人数众多,若是进入诉讼程序,对他们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负担。”受理案件后,阳磊多次与李老板联系,争取通过调解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通过交谈,阳磊得知因烟草行情不好,李老板经济困难,并非有意拖欠。考虑到双方实际苦难,阳磊耐心细致地为双方算起“经济账”与“法律账”,最终促成当事人达成调解,双方约定分批次支付工资。

 工资报酬是广大农民工最直接、最核心的权益,及时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不仅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的重要内容,还关系着社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建南法庭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秉持“如我在诉”理念,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雪又快下了,对于阳磊来说,每化解一起烦“薪”事,就仿佛听见雪落在地上的声音,让人踏实、心安。


案中有人生百态,庭外有万物灵美,春夏秋冬更迭,变化的是四时之景,不变的是司法初心。老街尽头的法庭依旧默默伫立,日复一日看人来人往,年复一年看秋收冬藏,小小的一方天地迎来送往数以千计的当事人,饱含着人情冷暖,蕴藏着行色悲喜,不断书写基层善治新篇章。

风吹四季,四季有“枫”。建南法庭会一直为你守护,在每一个春夏秋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