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 法治动态

人民日报:职务犯罪罚金少无震慑 应适用财产刑

来源: 中国青年网 时间: 2013-03-18 08:37 点击量: 355

   本报北京3月17日电(记者谢卫群)“当前我国刑法对职务犯罪的处罚金、没收财产等规定较少,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对犯罪的惩治力度。少数犯罪分子甚至有‘一时服刑、刑满享受’的思想。”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应勇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建议完善相关法律,实现职务犯罪财产刑的全覆盖,以有效震慑犯罪分子。

  应勇介绍,职务犯罪是最为突出的腐败现象之一。近年来,我国对职务犯罪的立法日趋完善,审判实践中也体现了依法从严惩治的精神。与此同时,我国刑法对职务犯罪财产刑的规定仍较少,导致职务犯罪适用财产刑的比例偏低。例如,上海法院2010年判处贪污贿赂罪342人,其中适用财产刑的比例为40%;2011年判处278人,适用财产刑的比例为34.9%;2012年判处340人,适用财产刑的比例为33.5%。

  我国现行刑法中,对挪用公款罪、介绍贿赂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隐瞒境外存款罪没有规定财产刑;对贪污罪和受贿罪处一年至七年、七年至十年、二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没有规定财产刑;对行贿罪只有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才可以并处没收财产,对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没有规定财产刑。应勇认为,这种刑罚规定已不符合实际需要。

  “打蛇打七寸!”应勇说,职务犯罪属于贪利性犯罪,理应更多地适用财产刑。要根据职务犯罪对社会的危害程度,适用不同的财产刑,并加大职务犯罪财产刑的适用范围,提高幅度,这样可以有效防范和避免犯罪分子案发时转移财产、刑满后继续享用的现象发生。

  应勇建议对现行刑法的相关条款作出修改,即不论职务犯罪的轻重均有必要规定相应的财产刑,实现财产刑的“全覆盖”,以增加违法犯罪成本,从经济上制裁职务犯罪。

利川法院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利川法院网的作品,版权均属于利川法院网,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和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本网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利川法院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利川法院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需要同利川法院网联系的,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