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 法院新闻

诉服有爱,诉讼无碍
——全州首个“助残法律服务工作室”揭牌

来源: 利川市法院 时间: 2024-05-22 08:33 点击量: 2279

1.jpg

5月13日,在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来临之际,利川市法院联合市残联挂牌成立“助残法律服务工作室”,市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宋太平,市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汪小月共同为工作室揭牌。

“助残法律服务工作室”挂牌于市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由法院干警和司法局法律援助律师驻点值班。为便利当事人诉讼,市法院开辟残疾人无障碍通道、开设残疾人绿色通道、放置盲人诉讼指南等,完善各类无障碍诉讼设施。

市法院与市残联联合签订《涉残疾人案件维权联动工作机制》,双方就合理配置司法资源、建立便民利民的联动制度等进行座谈。

“为更好推进残疾人权益保护工作,市法院主动融入党委领导下的诉源治理大格局,联合开展以案释法、普法宣传等工作,全方面夯实无障碍基础设施建设、全流程畅通涉残案件‘绿色通道’、全视角健全涉残案件审判工作机制,携手‘抓前端、治未病’。”现场,汪小月介绍法院保障和服务残疾人涉诉相关工作情况。

“为困难群体提供专门的司法服务,彰显了法律的公平正义。‘助残法律服务工作室’作为一个有温度、有人文关怀的窗口,在为残疾人朋友提供更加优质司法服务的同时,还让残疾人感受到了法律的温暖和公正。”了解法院保障残疾人权益相关情况后,宋太平说到。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的。”5月13日上午11时,市法院诉讼服务大厅迎来了“助残法律服务工作室”挂牌成立后第一位残疾人当事人。

经了解,丁某罹患视力残疾,以经营盲人按摩店为生,期间结识了木料加工厂老板王某。2021年,王某为扩大经营,急需资金周转,向丁某提出借款80000元的请求。考虑到王某多次照顾生意,两人相识已久,丁某于2021年4月、5月先后两次向其借款共计77550元,双方约定支付利息后,王某向丁某出具了借款金额为80000元的借条。

“王某刚开始确实在按期支付利息,但2023年3月过后,他就再也没有给过了,我找他要过很多次,但是都没有结果。”残疾人绿色窗口前,丁某无奈地叹息到,“我患有残疾,想来法院起诉,却不知道该怎么做。”

“您的诉求,我们已经了解。”窗口工作人员回应到,“起诉的问题您不用担心,我们刚挂牌成立‘助残法律服务工作室’,不管您是需要法律咨询、诉讼程序引导、矛盾纠纷调解等服务,还是在诉讼过程中因特殊需求,需要我们提供辅助诉讼服务,都可以联系法院。”

“那太好了!你能和我说说起诉的流程吗?”闻言,丁某问到。

“当然可以,除了当面咨询,我们还准备了一份由盲文书写而成的手册,您在家也可以自己琢磨琢磨。”说罢,工作人员将一份盲文版诉讼指南交到丁某手上。

在工作人员帮助下,丁某顺利完成起诉程序。该案件被标注“涉残案件”,经绿色通道分案,承办法官当日与王某取得联系,向双方送达开庭传票。

利川市法院与市残联挂牌成立“助残法律服务工作室”,是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与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联合出台的《关于为残疾人提供更加优质诉讼服务的十条意见》的具体举措。下一步,市法院将积极回应残障人士司法需求,推进“一站式”无障碍诉讼服务建设,打造司法助残工作新模式,提高残障人士在司法服务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