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集市人声鼎沸,法律咨询台前围满了乡亲。庄严法庭内,稚嫩却专注的“法官”敲响了法槌…当青春的热情拥抱田野的呼唤,当书本里的法条出现在真实的法庭,一场别开生面的暑期实践,正悄然为乡村振兴播撒法治星光。
7月10日,利川法院忠路法庭与长江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联手,把普法课堂搬进热闹的集市,将法学实战请进肃穆的法庭,上演了一场看点十足的法治“协奏曲”。
“法治摊位”让法律“接地气”
“老板拖欠工资快一年了,我该找哪个部门?”“借条写了三年多,现在还能起诉吗?”普法摊位一设立,便吸引众多群众驻足咨询。
在法官龙勇专业指导下,学生们化身“法律郎中”,针对婚姻家庭、邻里纠纷、民间借贷、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等高频民生法律问题,结合《民法典》具体条款和真实审判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脉问诊”,开出“法律良方”。
“以前觉得打官司老远、老难,原来理儿就在身边!”赶集的李大爷咧嘴笑道。这顿“法治早茶”,暖胃更暖心。据统计,本次活动累计发放法律要点解读、反诈指南、诉讼服务指引等各类宣传资料300余份,现场解答法律咨询超200人次,有效覆盖不同需求群体。
“模拟法庭”让法条“活”起来
“现在开庭!”伴随着法槌落下,一道青涩而坚定的声音响起,一起“马某盖瓦摔残索赔案”的模拟庭审在忠路法庭上演。
这起案件中,马某受罗某雇佣到刘某家帮忙盖瓦,因安全措施不到位跌落致残。
学生们分别“扮演”各个角色。法庭上,原告据理力争,被告积极应诉……法庭调查、举证质证、唇枪舌剑的辩论,每一个环节都绷紧了弦。原本存在于课本上的法条,在真刀真枪的较量中,变得更加具体生动,深深烙印在每名同学心中。
此次活动是忠路法庭深化普法宣传、拓展实践教育形式的创新举措。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让群众感受到“家门口”的司法服务,为青年学子搭建实践平台。
利川法院将继续深耕这片希望的田野,让每一次法槌落下,都回响在百姓心间;让每一颗法治种子,都在青春的浇灌下破土参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