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法院文化 > 文化建设

风尘困顿的理想

来源: 恩施法院网 时间: 2013-12-03 16:25 点击量: 896

    □ 倾城

  前段时间,到某市公安局作新媒体运用和舆情应对讲座。主办方邀请我,大抵是因为我据说是法院系统第一个微博实名认证的愣头青,又在四年前就主持开通了全国第一个法院微博,属于比较早偷吃螃蟹的那类,经验和教训都应该有所沉淀,或能分享示人。

  同处一个系统,法官和警官关起门来说话,不免有些同病相怜,于是那天的互动阶段几乎成了吐槽集中营。舆情汹涌的当下,任何一个角落里的一只蝴蝶振翅,都可能扇起一场大风暴,特别是在极具中国特色的微博江湖。

  跟年轻的警官们一样,法院里的小伙伴们也不无抱怨:我们一线办案的艰难谁知道?我们待遇的低下谁知道?我们被赋予的压力之大又有谁知道?为什么我们辛辛苦苦地工作,还要经常性地老鼠钻风箱两头受夹板气……我不是能开出济世良方的人,只能在摇头苦笑之余作一些技巧性的答疑,然后以一句美国大法官道格拉斯的话匆匆作结:“法官应当是坚韧之人,在恶劣的气候中也得顽强生存。”

  其实我一直不喜欢“舆情应对”这个词,在法院的语境中,我常代之以司法公开或公共关系应对。民智已开、权利意识觉醒,越来越多的公共话题被摊开在光天化日之下,对司法公正的强烈诉求和强力监督自然是题中应有之义。自己不主动公开,就会被倒逼着公开,不主动敞开大门释放善意,就会被怀疑、不信任甚至敌意团团围困。

  司法如何与这个时代的进程合拍,已是现实而急迫的大问题,它关乎民众对这个国家未来的信心。平心而论,从最初嗤之以鼻,到一度避若蛇蝎,再到如今爱恨交加,这些年来,司法面对公众舆论特别是网络舆论,一直在努力求变,但在现实语境下不免显得有些参差不齐和真假难辨。因为种种难以言喻的羁绊,我们的步子还太慢,所做的不少事还浮于表面,被动的应付和聊胜于无的修补还多停留在术的层面。

  体制内从来不缺少能干人、苦干人和聪明人,但一直在上峰的目光中而不是在公众的挑剔下成长起来的人,对来自外部的监督会有本能的不适感,哪怕是当初满怀理想激情投身其中,天长日久也难免淡忘初衷,泯然众人。久陷于藩篱之内,纠结的现状,固有的审慎、观望与消极、怠惰,同样会消磨掉有心人的努力。利益权衡之下,有勇气打破坛坛罐罐的行动者尚属少数,低调苟安仍被视为“成熟”的主流。况且,在纷乱如麻的舆论环境下,谨言慎行才是行之有效的保身术,一旦出现负面事件,无论由谁来直接面对公众,都会是枪打出头鸟,于是每个人胸中都藏着大江大海,所知越多出言越少,沟通的空间便越发逼仄。

  作为当下的司法人,我们是纠结的,接受了系统的现代法学教育,接过了前辈手中的法槌,却面对的是司法权威与公信低迷的现实,但我们又是有幸的,因为我们正在见证和亲历将这个国家导向法治轨道的大时代。刚刚在济南持续五天的世纪大审所引发的广泛热议和如潮好评,就像一缕久违的阳光,昭示着这个国度走向法治的决心和信心,也告慰着体制内那些有理想、有能力、有担当者,给我一个真实的支点,就能撬起一个希望,给民众以慰藉和信心。

  我很怀念一位法学院师弟“老杀”,和他离开这个世界之前留在微博上的一段话,“要有理想,并深深的珍藏之,但不要轻易示之于众。从你踏入法院大门的第一天起,你就要明白,中国的法治之路会很漫长,路漫漫其修远兮。它也许需要我们不止一代人的奋斗……不管社会流俗如何评价,你自己内心要珍视它,才能在实际行动上维护它的神圣性!”

(本文原载于长江日报8月29日第3版)